祁門自古產茶,唐代就有十分繁盛的茶市。1875年,平裏鎮貴溪村人、祁紅鼻祖胡元龍在培桂山房創製了祁門紅茶,之後其不斷改良出產技藝,總算製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紅茶。自此,祁門紅茶全國「走紅」,走向國際。
六月的平裏祁紅小鎮滿目青翠、萬木蔥郁。閶江河畔的梅南渡碼頭古拙而厚重,見證著祁門紅茶從這兒經水運銷往江西直至湖北漢口的昌盛場景。梅南公園古木參天、綠意盎然,是人們遊玩、休憩的的好去處。
與梅南公園僅隔一條馬路的祁門縣茶業改良場舊址保存尚好,裏邊陳設了萎雕槽、揉撚機、烘幹機、分篩機,為「萬裏茶道」申遺供給了詳實的歷史材料。這兒是我國現代製茶科技的搖籃,也是我國歷史上最早建立的茶葉專業實驗示範茶場,被譽為我國茶業界的黃埔軍校。當時我國茶界的大師陸溁、吳覺農、胡浩川、馮紹裘等全都匯聚於此,為現代我國的茶業開展前仆後繼。
2023年4月,祁門紅茶集團村莊復興工業園(平裏)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園內廠房修建占地面積約2.1萬平方米,具有集團自主研製的初、精製一體化、5G智能化出產線和無塵智能化包裝車間,通過5G通信傳輸技能使用和智能技能,全面實現茶葉標準化、規模化和清潔化,為重振祁門紅茶百年光輝,做大祁紅工業、助力茶農增收致富供給了有力條件。
發車儀式前,參加活動的領導、嘉賓和車手們興致勃勃參觀了平裏祁紅小鎮裏的梅南渡碼頭、梅南公園、祁門縣茶業改良場舊址和祁門紅茶集團,了解祁門紅茶出產製造開展史,饒有興趣地品鑒祁門紅茶、觀賞茶藝表演、體會非遺集市,並參觀「感知歷史·會遊我國」萬裏茶道打卡地標,加蓋萬裏茶道郵政主題明信片郵戳,循著萬裏茶道的歷史印跡,領略自駕遊賽事的文明魅力,敞開一場美好的茶文明之旅。
「萬裏茶道」是17世紀興起的以茶葉為大宗貨品的國際貿易路線,途經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9省(區)及蒙古國烏蘭巴托,最終抵達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全長1.4萬公裏。2019年「萬裏茶道」正式列入《我國國際文明遺產預備名單》。2021年12月,作為安徽省僅有代表,祁門縣正式加入萬裏茶道聯合申遺隊列。
近年來,祁門縣成功舉辦萬裏茶道國際文明遺產價值和申遺戰略研討會、世紀動脈——萬裏茶道九省(區)文物聯展、「祁門紅茶杯」萬裏茶道——2022 環我國自駕遊集結賽和「2023萬裏茶道——環我國自駕遊集結賽」(安徽黃山、祁門站)等活動,並積極響應國家文物局、文明和旅遊部、國家開展變革委共同發布的《關於開展我國文物主題遊徑建造工作的通知》,聯合我國郵政初次發行萬裏茶道安徽申遺點明信片,憑借郵路的特別延伸,拓寬文物主題遊徑建造,通過明信片「打卡」的方式,加強自駕選手與沿途城市的文明互動,讓陳列在寬廣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
祁門縣是我國紅茶之鄉、全國重點產茶縣、我國茶業百強縣、全國「三茶」統籌先行縣域、「茶業助力村莊復興」示範縣域、多彩茶鄉—特色魅力茶鄉。「三茶」統籌譜新篇,祁紅故裏煥新顏。跟著新時代萬裏茶道的出發和高鐵時代的到來,祁門縣紮實推動「三茶」統籌開展,堅持把祁紅工業作為主導工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進茶文旅交融,做好祁紅文章、打響祁紅品牌、講好祁紅故事,不斷助推「祁門紅茶」這個國際級文明IP的「垂直興起」,為全面建造景美民富、政通人和的「國際紅茶之都,美麗康養祁門」註入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