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周活動,祁門縣安排展開了一系列主題鮮明、內容豐厚、形式多樣的非遺活態展演(線上線下)活動。祁門縣「2023文明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在祁紅廣場正式啟幕,當天的非遺項目展演、非遺征文頒獎、非遺圖文影像展、非遺阛阓等活動精彩紛呈的,讓市民同享了祁門非物質文明遺產維護使用成果;在分會場歷溪景區,國家級非遺項目徽州目連戲展演,有機融入到古村落旅遊中,豐厚遊客旅遊體會;
祁門縣蛇傷研究所走進高速辦展開新安醫學科普活動,圍繞蛇傷救治等方面進行講解,為企業夏天工作打好預防針。
舉行的「祁門紅茶製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明遺產名錄十五周年紀念活動」,在講好祁紅故事,助推茶文旅產業交融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厚了「祁門紅茶」這個國際級文明IP內涵。如今,「非遺+旅遊」「非遺+文創」「非遺+研學」的多元化形式,正在不斷推動祁門非遺完成系統性維護,創造性轉化,立異性發展的「新常態」。
近年來,祁門縣在維護傳承的前提下,活化非遺資源,推動文明遺產與現代生活深度交融,經過植入非遺元素,展開體會活動,立異打造了「文明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周」「非遺靚東街?梅城鬧元宵」等活動,在維護文明遺產的同時,講好祁門故事;在祁紅小鎮、歷山伴水等景點景區舉行非遺阛阓,同步直播活動,憑借多媒體平臺擴展非遺產品附加值;安排天之紅茶業公司、徽鄉緣食物有限公司等一批非遺工坊、老字號為要點的企業,參加非遺購物節、文旅推介會等20余場活動,搭建非遺展銷新平臺,激活文旅消費市場。
在維護中發展,在發展中維護。祁門縣活躍搶抓萬裏茶道申報國際文明遺產機遇,6月17日成功舉行萬裏茶道環中國自駕遊集結賽祁門站賽事,聯合中國郵政發布萬裏茶道安徽遺產點——祁門茶業改良場主題明信片,經過憑借「萬裏郵路」的延伸價值,進一步擦亮祁門對外宣傳推介的特色名片。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祁門縣經過打造「非遺+」形式促進維護成果全民同享,完成了非遺賦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文旅助力非遺活態傳承的傑出循環,讓祁門的非物質文明遺產在新時代中煥發生氣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