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祁門縣文明旅行體育局、祁門縣幼兒園安排展開的主題為「春到梅南渡·祁紅飄萬裏」非遺進學校親子研學活動在這個美麗的四月、茶香飄溢的春天拉開了序幕。
春日的祁門,滿目青翠、綠意盎然、桃紅柳綠、風和日麗 ,一輛輛滿載幼兒園大班小朋友及家長的大巴車從祁門縣城順著閶江河開往久負盛名的平裏祁紅小鎮。一路上,孩子們歡歌笑語,用獵奇的眼光看著窗外風景如畫的大自然,用專心的目光去探究蜚聲中外的世界手刺——祁門紅茶。
此次研學一改過去室內教育的形式,采取親身體會、實地操作、教師解說、現場感受等方法,讓孩子及家長們沈浸式體會國家級非遺祁門紅茶製造技藝及相關的飲茶風俗、農耕文明,切實做好傳達紅茶文明、講好紅茶故事從娃娃抓起,讓非遺「走實」學校、薪火相傳。
在梅南公園附近的茶園內,小朋友們化身成小茶農,腰系茶簍、頭戴遮陽帽,在家長的陪同下,穿梭於茶樹間,有模有樣地用稚嫩的小手采著淡綠的鮮葉,幾分辛苦,幾番快樂,小朋友們樂此不疲。伴隨的茶藝師用淺行易懂的語言解說著祁門紅茶前史、茶的文明名人、茶的經濟效益,並告訴孩子們,就是這樣一片片小樹葉已然成為當地鄉村復興的富民工業。
在平裏鎮的祁印茶廠、茶葉改良場,孩子們饒有興趣地觀賞學習了整個茶葉生產製造過程,對萎調槽、揉撚機、烘幹機、分篩機等製茶東西有了直觀的認識,對自己家園的紅茶製造技藝這一國家級非遺有了更深的了解。 小朋友們一邊開心腸觀看茶藝扮演,學習茶禮儀,一邊認真地說著:以前在幼兒園裏、家裏只聽教師、父母們說起祁門時間紅茶很厲害,世界有名,今天百聞不如一見,收獲許多,以後會多多共享咱們祁門紅茶非遺技藝、傳達好咱們的祁紅文明、講好咱們的祁紅故事。
在梅南公園內,春風拂面,花香草香茶香陣陣襲來,沁人心脾。小朋友們盡情呼吸著新鮮空氣時而吟誦,時而作畫,時而「野餐」,一幅「春到梅南渡·祁紅飄萬裏」百米畫卷渾然天成。
伴隨前去研學的家長們一致附和:讓孩子們走進自然、走進廠房,零距離、面對面接觸和感受采茶、製茶、沏茶、品茶等紅茶製造技藝及相關風俗,有利於他們了解、認知本土文明,增強他們維護和傳承傳統文明的責任感和使命感。